天光云影 | 昭通合景泰富 · 云湖天境
昭通这个中原文化进入云南的重要通道,云南文化三大发源地之一,素有“锁钥南滇,咽喉西蜀”之称。在这里,四季景色有异,情致有别,晴天丽日,峰峦叠嶂,形态各异的奇峰秀岭是具象的美妙存在;柏翠松青,山路回环,山光迷离,云雾缭绕,林涛涌动,恍然若天开一角。
项目原生场地也是如此,自然景观资源优渥,山川河泽环绕,不禁让人联想到天地广阔,山绕水长,基于此条件,设计上模拟山水纹理,落成多重景观场所。
《易经》中,大地定为“九州”,大山定为“五岳”,九州五岳形成易经中的天地万物。 △九境情景
取《易经》的“九五”含义,生成场地的九境五章,缩天地景致于场地中,遵循天下自然之法,结合传统造园的“师法自然”,做到整体和谐统一,而各个空间节点又丰富多变,妙趣横生;遵循场地的原生记忆,不做过多的地形改动,顺应场地肌理设计,自然呈现便是最合理和自在的。
项目的东侧为省耕塘文化公园,自然山水隔路相望,借助场地的高差,想连接场地与省耕塘公园的自然气息,实现从山水空间到人居生活的过渡,利用高差形成一道跌水景墙,以水流之声消隐城市的车水马龙。
入口处的水景使内外场地紧密关联,同时白色透空景墙有起到障景的作用,收束的入口更能给人豁然开朗的感受,红枫摇曳,它在欢迎归途的人,也在吸引沿途的过客。
涉水而行,漫步于折桥之上,飞瀑红枫,洋洋洒洒飘落出虹霁,玻璃廊桥似架起一道飞虹,
正如卞之琳书中描绘的意境“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看你”。
尽头对望,是一片跌落的水幕,水声悦耳,风声簌簌,模拟自然山涧所见之景致,为前面收束的空间与后面开阔的空间形成一段良好的过渡。
狭长的甬道,一侧为人工设计的素白景墙,另一侧则模拟自然山石,使自然与人文的手法形成强烈的情感共鸣,为之后的“豁然开朗”铺垫最后一次期待。
树影斑驳,清风拂面,开阔的场地形成小广场,特选的乌桕在素白景墙的映衬下树姿更加清丽,和着绿草如茵,和着鸟啼蝉鸣,人们或走或停,在这片自然合奏的乐章里。
设计中,我们让镜面水倒映着建筑,倒映着天空,倒映着树影,倒映着流云,倒映出昭通的山明水秀,此刻让访客处于逍遥山水间的遐想,水天相接处,逶迤十万峰。
层层叠叠的跌水搭配涌泉与静谧澄澈的镜面水形成两种不同的感受,一动一静,共同烘托起空间氛围,设计中运用水的不同形式,模拟《易经》中阐述的哲理,万物是相对而相生,是矛盾而又和谐的。
借着地势踏上台阶,穿越下沉空间,人与景的交融互动,天光云影,流水与生灵,陪伴着共同探寻着这个广袤天地,这是旅程的终点,同时也是起点,九境五章回溯而行,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风景。
将场地特色与现代人居理念相融合,以“云湖天境”为主题,结合《易经》“九五”的含义整体考虑到现代人居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在满足基础居住条件的同时可以在阳光、树木、花草、流水中,寻找都市生活与自然的之间的关系,引导人们亲近自热、回归自然。
——OVER——
注:本文授权自:奥雅设计(ID:LA-2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