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兴隆城示范区,在光影之间体验宁静而纯粹的生活
丨初次相识丨 丨现状问题
设计任务为在原售楼部建筑保留的前提下,将后场景观全部拆除,重新组织后场展示区景观动线,打造全新的景观内容。设计师要面对并解决项目场地带来的基本问题:西边高架围绕,车水马龙,络绎不绝,噪音不断入耳;东侧有高楼、电线杆等,视线杂乱等……而设计最终希望能够打造出与已有建筑“融洽相处”的景观风格,在不规则的小面积空间内构造最佳体验感,重新定义场地的生活美学。
▲场地改造前景观:高架围绕,景观单调
丨设计策略
经过多方的思考,设计师最终确定“不破不立”,在不影响与原有建筑的轴线关系的前提下,完全打破场地原有的新古典风格,以极简的设计手法介入现有的场地,通过解构的设计语言,重新赋予场地艺术而纯粹、简约而干净的空间氛围。
设计师选择“光影”作为叙事线索,最大限度的融入不同的光线形式,为进入空间的人带来多重多变的感官体验。为了遮蔽外围的高层建筑与高架桥,设计师使用连廊打造围合及半围合空间,遮蔽上层视线,以光线创造各不相同的空间氛围,也能引导人们的视线焦点回归到场地中层,充分参与、感受空间的变换。
丨空间推敲丨
▲为了创造更舒适的景观体验,不断适时调整平面方案
示范区景观设计的面积约为2800㎡,场地形状不规则且由大到小逐渐变化,呈现近似倒三角的形状,设计师选择“顺势而为”:较大面积的场地,直线构成的大小空间穿插组合,赋予有限的空间无限的体验;随着空间的逐渐收紧,小面积的场地最终确定以柔和的曲线空间营造出缓慢的流动感,感受时间平静的流逝、空间优雅的变幻。
在平面基本确定后,整个空间以长廊串联,由此形成不同空间。在游览中,如何使行人获得更舒适、更具有体验感的空间节奏,成为这一环节的推敲重点。设计师通过将光线的变化纳入设计中充分考虑,整合一系列随光线和结构变化的廊下空间,从而提升行人游览其中的体验感。
▲入园后,初见一方池水,静默无声,映照晴岚,倒映四时变幻 设计师遵循现代主义的精神—设计应源于功能需求,抛弃杂乱装饰、无中生有的变化,以减弱高架桥、周边建筑造成的影响为设计重点,着力打造空间与光影相伴相生的艺术氛围。在第一处空间,设计师以极为克制内敛的手法构造了连廊与植物的组合,遮蔽远处杂物,紧接着以一方静水倒映天光树影,赋予人们宁静、纯粹的第一印象,光影映射其上,带给空间最纯粹的颜色,借此重构视线焦点,赋予人们与场地的独特连接。
穿过水景,转弯而至“望瀑”长廊。这里打造禅意的现代空间,设计师也旨在通过光线引导人们发现内与外的共通、相融。带领人们走入新的空间设计中,为获得理想的格栅样式,我们与施工方反复对比、试验,才最终达到“漏而不透,朦胧而不沉闷”的格栅效果。行至近处,潺潺流动的水瀑引起人们的多重感受,作为背景的大理石,设计师多次试验后,选择了大花绿,深沉的色彩与质地,赋予空间奇妙的美感,在空间中与光影的明亮温暖形成冲撞,营造这一空间的神秘的艺术意境之美。
丨沐光
▲ 半掩半露下,勃勃生机的晨光照亮空间 设计师创造盒子,又破坏盒子,借此沉淀空间底蕴:通过盒子上方的“缺口”,将光线戏剧性的引入到空间内,突然出现的光线犹如命运神奇的馈赠,调动了人们的情绪与想象力的双重蜕变,光线由此被清晰地感知;松树在这里巧妙融入,以自然打破平衡,化解空间的距离感,借助光影在空间内漫出层层暗影,更好地衬托场地的格调,带给人们沉浸式的体验氛围。
▲空间中自然与光影的出现,成为人们与场地发生联系的介质 几经转折,空间开始变换,对连续的封闭空间进行解构、重组,我们打破场地的节奏感,格栅的出现带来空间的通透,让光影渗透进来。
▲某一时刻,一束奇妙的光线倏忽而至,给予诗意
▲通透的廊下空间丰富了场地层次 连廊之外,设计师打造简单秩序的林下场地,笔直向上的树木遮蔽了外围建筑,摒弃了外物对行人的视线干扰,同时以重复激发空间节奏,以序列强调秩序意境。纯粹的镜面不锈钢以光为介质,无限的延伸了空间体验,给予空间更多光影的可能性,同时,聚集了人们的视线焦点,让人们能够摒弃外物干扰,折射人们内心深处的光影。地面的碎石,构造了自然的意境,在沉静之外赋予空间舒适而放松的观感。
▲天光微亮,树影轻轻浮动,光线被感知,空间诗意静谧
▲林下空间的镜面不锈钢使人们获得空间的无限延长体验,也凸显了人与场地的联系
云境,发生在乌桕林下,柔和的曲线重建了整个空间,重新塑造了空间的氛围与精神,打破直线,形成示范区内的突破与对比。弧线曲度的仔细推敲,造就了空间沉静与流动相互融合的气质,赋予场地以多变的美感。边界处直线与曲线的矛盾,将空间融合、渗透,引导人们看见自然景观,也带给人们似流动似静止的感官享受。
1.多次推敲构筑物的细节比例、材质在现场的实际质感和颜色,只为呈现最理想的落地效果
2.我们对现场每个空间的重点植物精心挑选比对,认真控制构筑物与空间的关系:“天光空间”中多次在模型中模拟不同高度、形态、胸径、颜色的乔木与连廊的关系,选择最优组合;“沐光空间”中,一棵松树的高度、造型、姿态也在不停模拟,追求更理想的落地效果。
▲植物的精心选择与调整
▲部分空间的施工过程
项目名称:河南郑州·谦祥·兴隆城示范区 项目地点: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