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的市花芍药唤醒了我们的设计思绪。作为中国最古老最早的花卉之一,既能用药又能观赏,市花和中药两点碰撞,带来了破题思路——以芍药为引子,以花与健康之名,打造亳州首个治愈系美学馆。
以“踏花寻梦”为设计主题,用“花之韵”体现设计的灵动、柔美,用“叶之脉”唤醒场地的生机感与生活感。花瓣元素演绎空间布局,从前场水景到后场儿童乐园,延续芍药主题,营造美学之居。
通过框景、借景、以小见大等中国传统造园手法,于空间之内打造山园、水院、花园的礼序空间。具有引导性的弧形线条,延展了空间结构。弧线型矮墙、地形结合大乔木形成了舒适的林下空间,城市界面消除了景墙的边界感,远望是通透敞亮的入口动线,近观是融入场空间的自在。
城市界面,从各个角度彰显着自己的风格。或许是阳光洒下的印记,或许是水帘上涓涓细流阅过的情怀,或许是白墙、灰瓦、绿植的相互依偎......一颦一笑,颇具美好。
几何直线构建出“山门”之形,为了增加对自然光的使用,在顶部设计一处圆形透光天井,延用屋顶的切割材料在天井之下,打造“一汪水景”。天与地,空与水,虚与实,淋漓尽致。
屏风感十足的城市界面,让前场空间若隐若现,空间的神秘感让人向往。主入口大门,星空项顶,仪式与梦幻,在对景圆盘的水景与顶部的圆孔之间相呼应。园内园外,屏风景墙映射出影影绰绰的水苑。夜幕时分,点点星光温暖了生活。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花艺与植物营造出的空间,总会带着来自大自然的疗愈感。伴随着光影的流淌,微风拂过,枝叶的印迹散落在地面,手绘的芍药花也不再人工感十足,反而多了些生态与自然的韵味。
芍药花形的平面布局,芍药花瓣状的嬉戏廊架,镜面材质的反射,为空间提供了更多观察的视角,也增加了儿童空间的趣味性与探索性,寓教于乐,快乐成长,大概就是一处儿童空间最大的价值。
亳州·金科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