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山城市微更新:低干预手法恢复大尺度历史城区|Lab D+H SH
“2021英国皇家风景园林学会奖(Landscape Institute Awards)于2021年11月25日公布,英国皇家风景园林学会奖每年颁发给全世界风景园林学科领域优秀的从业人员,以表彰他们为学科所做的杰出贡献。2021年度大奖,中国仅有3个项目获奖。其中,Lab D+H上海的“烟台山乐群路城市微更新项目:历史街区的互补性修复”以对城市更新的关注与在地性表达获得评委团的一致认可,荣获景观遗产类(Landscape Legacy Award)大奖。”
△ LI Awards 获奖项目官方宣传海报
项目概况 PROJECT OVERVIEW
烟台山社区的复兴是宏观尺度下的城市微更新实践。设计手法是克制的,通过探索场地内文化脉络,从历史中汲取灵感,恢复原始建筑空间,保留原生植物,悉心处理文脉与地脉的关系,使每个设计元素恰到好处的存在于整个历史空间的叙事中。
历史的记忆通过景观体系下的城市更新获得新生,研究照片和历史资料,恢复历史空间的原貌,协调处理修复新建与周边环境的关系。比起推倒重来,微更新能保留烟台山特有风貌并使之延续传承,也更强调整体人居环境、公共设施改善。大量的留白为不同的功能融入形成了可能。看似毫无痕迹的设计实则经历了巨大的努力和克制。使每个新的设计元素恰到好处的存在于整个历史空间的叙事中,置身其中甚至有一种穿越感。在狭长的线性空间中出现一系列舒适的小场所,或是外摆休憩区或是公共空间,在步移景异的上山过程中人们可以很好的与他人与环境互动。通过为公众塑造新的生活空间,使他们可以更好的享受场地,并感受到场地内的文化脉络。
△ 烟台山乐群路鸟瞰效果图 △ 烟台山乐群路规划总图
△ 改造后的烟台山乐群路
文化脉络 SITE HISTORY
福州烟台山,位于闽江南江滨沿线。作为首批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它曾是福建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乐群路贯穿烟台山,是该片区域内最为重要的一条城市血脉。然而,在经过了一个世纪的洗礼后,老街巷的建筑破坏较严重,且已出现空间空置、设施老化、配套业态不足等问题。因此,如何重振烟台山片区活力,延续城市文脉成为亟待解决的第一要务。
△ 烟台山浓缩了城市历史精髓,是福州版的“万国建筑博物馆”,更是凝固的中国近现代史
设计挑战 DESIGN CHALLENGE
空间受到居住人口庞大和留存的大量历史遗迹的限制,烟台山的乐群路的设计不适合通过大规模的拆建进行更新无法通过标准的改造手法完成。公共空间的重建,便成为了场地的破题根本。经过专家研讨、照片历史资料研究,团队决定以景观微更新的干预手法恢复一个大尺度的历史城区。设计团队从研究中提炼历史价值,量身定制修葺更新方案,留住片区温度的公共空间等手段,更好的为邻里营造场所并为其注入新的活力。
△ 改造前的烟台山乐群路是破败混乱的
△ 烟台山乐群路文化资源分析 △ 烟台山的道路系统图纸,乐群路为烟台山的主路,而九条小巷连接到周围的社区,这就是仓前九里的由来
△ 烟台山的现状植物图,我们经过了仔细的测绘,标出了不同的植物群落并进行保护
用景观道路系统修复原始空间 THE LANDSCAPE DESIGN OF ALLEYWAYS
烟台山道路系统由一条主道和无数条支路构成。为提供当地居民适宜公共空间及生态环境,提升历史街区的交往活力,设计师在狭长线性的支路空间内增设了一系列舒适的小场所和外摆休憩区,并通过铺装的界定形成了停留区和通行区。主道动线将人们带入一个个开放空间。大量的微型口袋花园就在巷道的死角空间应运而生,开放式的空间为在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空间。
△ 乐群路的转角,车行的功能被极大的保留,而行人的互动也被最大化的激活
设计师通过台阶的设计消解了原场地内复杂的地势高差,巧妙地链接了高低路面。倾斜的古树被设计成了场内独特的景观地标,利用植物柔化了建筑的冰冷感,有效地协调了居民与周边环境的融合。设计团队通过道路的契合、链接了区域内的碎片,将口袋花园的景观设计连接在了一起。一动一静在沿途的标识、石刻的文字中相连,营造了社区的创生。人们在移步换景的上山过程中也可以自然地与他人、与环境产生互动,由此促进片区交往因子的活跃度,提升空间活力。通过铺装的重新界定,乐群路最大化的保留了车行的功能,而人行的烟火气也得到了极大的尊重。
△ 乐群路成了市民写生的场所
△ 传统的市民生活在乐群路回归
△ 乐群路的通行功能并没有被影响
△ 下课后学生们仍然可以在街边小摊买午餐
△ 传统的烟台山生活在古老的社区中重新回归 ©仓前九里官微
节点设计 NODE DESIGN 场地的拆迁中,大量的老建筑材料被保留下来。团队遵循“修旧如旧”及“可持续性”原则,石头打碎后铺平人行道。虎皮石斜垒成为挡土墙,瓦片变成了透光的花窗,麻石变成了场地的种植钵。老砖和新砖在砌墙时进行的刻意融合。在老砖稀缺时通过植物做旧来最大化形成历史街区的文脉感。通过大量的新老材料的结合将场地的现在和过去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 01「古法修葺围墙」
△ 我们仔细的调查了所有的老照片并在三维空间中逐渐复原
△ 历史的记忆和现实的场景形成了时光上的对话
△使用在地材料和传统的工艺复原街道墙体和铺装
△ 新老墙体的差别变得难以察觉
△ 时间和空间在巷道中形成了一种统一
△ 改造后的乐群路仍然是贯通烟台山的主干道
△ 而传统的记忆也被最大化的保存了下来
△ 旧的墙体也被我们进行了最大的修复
△ 烟台山的历史像寒武纪的岩层一样在场地中重新呈现
❒ 03「原生材料再利用」
△ 原生材料再利用
△ 通过溯源历史,恢复了街道的原本风貌,使之融入在环境之中 △ 新的踏步经过了处理和时间发生对话 △ 石材地刻的历史地图与老石材配合形成了独特的空间
△ 烟台山的古地图被篆刻在石材之中 △ 废墟中的每一个信息都被最大化的利用
在乐群路上,百年的榕树和银杏树在乐群路上比比皆是。设计师尊重传统街巷肌理,严格保护大型老树及大部分植物,保全街区历史感,实现植物和场地的共生关系。我们在缝隙空间中增加绿色。通过洒入草籽的方法使植物在麻石墙体上生长。石阶旁,花草在麻石种植钵中自由生长,砖瓦缝隙中亦有藤蔓渗透而出。另外,在修建的过程中,邀请当地工匠使用传统方法修复围墙。将原本封闭的围墙修改成半通透围墙,利用高低差,既保护了居民隐私,也让大量的植物和建筑的细节能够从墙中透出,形成独特的半围合空间。原生植物的种植营造出生机和诗意,令新的景观与烟台山和谐共生。
△ 我们最大化的保留了场地的植物并加种了很多的新的种植,让烟台山乐群路包裹在自然之中
△ 青苔从腐蚀后的麻石的缝隙中
△ 路边挡墙的爬藤
△ 老树被保留,新的苔藓也从墙体中长出
△ 蕨类用生命力填充了墙体和步道之中的缝隙
△ 树影斑驳使古老的巷道变得更加独特
△ 就算是最为隐秘的小巷也是自然和历史对话的场所
△ 所有的设计都围绕着老树自然展开
△ 树影也可以从墙后探入巷道之中
△ 老的树根和新的墙体形成了独特的对话
△ 人们甚至不会察觉场地曾经的模样
△ 烟台山的灵魂用自然藏匿在巷道之中
回应历史空间的叙事 THE RENOVATION OF HISTORICAL NODES
石厝教堂是该地区最重要的文化地标之一,却长期得被高墙遮挡,形成封闭空间环境。设计团队根据历史文献对围墙和庭院进行改造,复原了石厝教堂围栏及大门,并保留了庭院内的百年银杏,重塑院内历史风貌。为了完整呈现教堂建筑原貌,团队将教堂入口处已被掩埋的台阶的地平降低了近一米。原树池外特意扩大加砌了一圈形成了双层树池,以保护古银杏的树根,现场废弃的石板材料和砾石被重新收集用于铺设教堂内院。极简的景观设计烘托出场地内静谧安详的氛围。
△ 石厝教堂平面图
△ 石厝教堂,兴建于1860年,原名圣约翰堂( St. John's Church),五口通商之后由侨居福州的英国侨民集资筹建
△ 银杏古树成为了乐群路最大的亮点之一
△ 通过半透的围墙,人们可以更好的观察秋季的落叶
△ 每逢深秋,银杏落叶形成了乐群路独特的景致
△ 废弃的麻石板经过回收形成了场地的铺装
△ 废弃的柱础也昭示着场地的过往
△ 一切的岁月都和现有的设计融为一体
△ 石厝教堂定期会开放,方便市民参观
△ 经过设计后,市民终于可以近距离的观看这个古老的修道院
在闽海关税务司的景观改造中,我们保留了原有即将倾倒的古树,并以其为核心形成了一个历史纪念空间,老树花园。简洁的台阶消化了场地的高差,历史的故事刻录在花岗岩座椅之上。现在的闽海关税务司成为了福州市民的秘密花园。
△ 闽海关税务司航拍图
△ 税务司的古树虽然快要倒塌,我们尽全力将其保留并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古树花园
△ 闽海关税务司的后花园成为了烟台山市民的后花园
△ 历史的故事被刻在花岗岩坐凳之上
△ 苔藓和台阶形成完美的图底效应
△ 复杂的高差被台阶消化
社会意义 SOCIAL SERVICE
在修复和翻新烟台山旧貌过程中,将复兴痕迹隐于场地设计之中,尽可能的向场地居民与游客还原片区原始历史面貌。将历史文脉及现代视野在场地内有机融合,使烟台山再现其世纪沧桑后的芳华活力。
△ 良相的标识和新的墙体在几场雨后已然和自然融为一体
△ 烟台山的设计进行了大量的留白为标识的融入成为了可能
△ 将复兴痕迹隐于场地设计之中
△ 闽海关税务司成为了烟台山的婚纱拍摄的打卡点
△ 如今的 烟台山再现其世纪沧桑后的芳华活力
设计团队:李中伟,林楠,张家茜,周建,徐旭辉,李秀娟,龚浩堃 2021年英国皇家风景园林学会奖(LI Awards): 景观遗产类(Landscape Legacy Award)大奖
|